29日,国家发改委在杭州召开落实《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实施经验交流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抓住关键环节促进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
当前,家政服务业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过去几年,家政服务行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但总体上看,家政服务业还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特别是高品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和服务明显短缺。
为推动家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7部委印发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通过组织实施行动方案,促进家政服务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速,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20%以上,达到4000亿元以上。
“作为服务消费的重点领域,我们已经把家政服务纳入到完善消费体制机制的政策内容之中。”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家政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标准体系,通过不断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来规范各方行为,形成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加强执行力度,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在加强家政服务业制度供给方面,中国已经开始行动。如去年,民政部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研发了“全国养老机构业务管理系统”,确定了涉及养老机构基本情况和服务质量的261项核心指标,提升了养老领域的服务水平。
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离不开创新。国家发改委表示,要积极开展“互联网+家政服务”创新,探索家政服务线上平台和线下资源紧密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提高供需对接、人员管理、市场推广方面的效率。
记者了解到,当前,居民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正由过去的“有没有”转变为现在的“好不好”,从原来简单的扫扫地、做做饭转变为从育幼到养老的多样化多层次需要。
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认为,家政服务企业要瞄准居民家政服务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以居民对家政服务的满意度为导向,多发展符合居民胃口的家政服务模式,多培训一些适应居民要求的家政服务人员,多提供满足居民需要的家政服务供给。
当天会议上,各省有关部门从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保障措施、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介绍了各地发展家政服务的创新做法,部分家政服务企业代表围绕家政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服务质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