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家政服务业亟待走出乱象频生的怪圈
2017-07-13
来源: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一边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一边与雇主间纠纷频发;一边是混乱的家政培训市场,另一边是让人一头雾水的职业等级和不断攀升的薪资待遇……当下的家政服务行业亟待平衡家政服务领域的需求和供给,走出乱象频生的怪圈。

    以月嫂为例,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就发布了相关服务规范和登记划分的标准,对月嫂的准入条件做了详细制定。一些地方也跟进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但虽然有这些标准,却都是“推荐性”而非“强制性”的,这就给了月嫂公司以自定标准给月嫂分级和定价的空间。

    除此之外,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家政服务中介、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现实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主体和法律法规。一旦发生纠纷,双方维权都很困难。对此,职能部门不能坐视不管。不仅要加强对家政服务行业的点对点监管,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同时也要完善评价机制、畅通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对行业乱象进行监督举报。当然,雇主也要擦亮眼睛,在雇用家政服务人员时尽量多做功课,最好能事先熟悉相关标准规范、严把合同签订关。

    另外,服务人员与雇主间的权责也有待更加明晰。不同的工种应有固定的权责范畴,如有例外应在合同附加条款中详细说明。合同本身则应由正规的家政服务机构等第三方拟定,进而杜绝权利真空与责任盲区,有效避免客户需求和具体服务之间产生偏差,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从业人员的素质也需有进一步的提升。

    上门服务人员是家政服务的最前端,是带给雇主最直观感受的主体,因而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考核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现实中一个都不能少。

    而针对现有从业者维权意识差、能力弱的特点,家政服务机构有责任对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让其免受、少受伤害,行业协会也要扮演好指导和帮助从业者维权的角色,为其提供坚实后盾。

    随着国人“养老”与“育小”的双重压力不断增大,家政服务业将会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和光明前景。强大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动力,也是一份压力。众所周知,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家政服务业既有诸如私密性、隐蔽性等特殊性,也有一般公共服务行业的属性。因而,如果能发展得足够好,将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充足信心,期待家政业的组织者、从业者、管理者都能把握好这个契机,真正把这手好牌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