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新春走基层】家政员马艳萍的一天
2017-01-19
来源:admin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1月17日,在新兴街南一巷一户人家,家政公司保洁员马艳萍在擦拭玻璃。

十几块大小不一的抹布、铲刀、超大口罩、护脖帽子、工作服、鞋子,这些东西组合成一个约五公斤重的背包,这就是是首府家政员马艳萍的主要“装备”。

临近春节,首府家政行业迎来需求高峰,不少家政人员的派工单都排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九。

马艳萍就是家政大军中的一员,每天要背着五公斤重的背包穿梭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为每个预约家政服务的市民家中送去干净和整洁。

干活总结出一套“法宝”

1月17日,距离鸡年春节还有十天时间,记者跟着马艳萍体验了一场“新春大扫除”。

当日10时许,记者见到马艳萍时,她背着大背包坐了50分钟的公交车到达客户家小区附近的公交车站。

“边走边说,今天有点堵车,已经比客户约定的时间晚了5分钟。”马艳萍一路小跑往新兴街南一巷59号家属院赶去,“做服务工作,守时是第一准则”。

刚到楼下,碰到了她今天的搭班伙伴马桂芳。敲开客户家门,微笑问好并表明身份,便开始按照公司的保洁规定做准备工作。

鞋子放在客户家门外,换上自带的干净平底鞋;脱掉厚重的防寒外套后,换上自带的干净外套;橡胶手套、护脖帽子、超大口罩“全副武装”后,只露出眼睛。这些都是马艳萍工作三年多总结出来的“法宝”,既不影响干活,还能保护好自己。

打扫一天肩背酸疼

今天要清扫的是一家老年人,老两口朴实热情,端茶不说,还拿出了家里的水果。9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马艳萍预计工作时间在4小时以上,因为老人家摆设较多。

说起预约服务的方式,老人说是儿媳妇在网上团购的订单。

马艳萍所在的新家乐保洁家政公司经理杨梅介绍,十年前乌鲁木齐家政保洁刚兴起的时候,都是在劳务市场找顾客,五年前公司成立的时候,顾客是打电话下单,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对生活的改变,网络、手机APP团购等新的下单方式都有,现在公司三分之二的订单都来自网络。

“你是新手,先从擦灰做起吧。”马艳萍对记者说,家政工作看似简单轻松,实际繁琐劳累,一般先从客厅打扫,要将所有物件移至客厅中央,然后开始清扫各个角落、墙面扫灰,接着是卧室、厨房,最后到卫生间清洗全部洁具,“有时一天干下来,肩背酸疼,胳膊都抬不起来,只有贴上膏药才可以缓解一下。”

积垢油污擦厨房最累

马艳萍跟搭档马桂芳合计后,准备先从老人家的阳台上开始清扫,因为老人有养花的爱好,很多花盆需要先移到客厅,擦完玻璃窗和阳台墙面、地面后,还要将花盆挪回原位,也避免了后面将花土再带到别处。

记者帮忙搬了几盆花,粗略估计带着花土的花盆至少有两三公斤,细数了一下,老人家有大小不一共14盆花。

墙面上的顽渍需要用铲刀轻轻铲除、家里如养宠物需先用湿毛巾裹在扫帚上扫遍全屋、楼层高的室外玻璃清洗可用抹布缠绕折叠杆进行……说起自己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妙招”,马艳萍津津乐道。

记者试着用铲刀铲除厨房墙面上的积垢,有点黏性的污垢并不好铲除,马艳萍接过铲刀,将铲刀与墙面贴齐,边喷油烟净边轻轻地铲,马桂芳在后面用湿抹布擦,墙面立马干净了。

两人就是这样既分工又协作地干着,聊天中,马桂芳说,听内地做家政的朋友说,现在都有网上家政超市了,里面有每个家政人员的名字,客户可以一对一地选择家政人员,说不定以后咱们的照片和名字也会出现在网上呢。

干活中,老人家发现餐厅的顶墙落下点墙皮,便拿出扫帚去清扫,马艳萍赶紧接过老人手中的扫帚,让老人坐在沙发上休息。

“热情的客户最让人温暖。”马艳萍说,做服务行业就是讲究热情朴实,但偶尔也会遇上挑剔、说话不好听的客户,只要客户提出要求都会尽力做到。

说起新年的愿望,马艳萍希望能在年前抽出一点时间把自己家里也打扫干净,希望自己做独立女性的想法能感染和激励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