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家政服务发展前景看好 北京家政服务步入O2O时代
2016-11-29
来源:admin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社会养老,这些都是朝阳产业!”李说,过去也有保姆,政府也办敬老院,但没有成为一种业态。现在出现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变成一种新型服务业。这是大产业,属于经济新动能。

 家政服务现状

 家政服务员90%为进城务工妇女

 全国护理及意外处理师考培办公室刘初凡主任介绍说:据全国妇联对五省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家政服务员90%为进城务工妇女,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0%,17%的人从未参加过培训,63%的人只接受过一次培训,在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经过系统、专业化培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持证上岗率不足10%。

  家政服务员进行简单培训即可上岗

  据了解,目前的家政培训主要由各家政公司内部对本公司的家政人员、保姆、育婴、月嫂进行简单培训,随即上岗,而培训内容多是简单的喂饭、洗衣、清洁等,内容老、旧、还是停留在伺候人的阶段,培训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低、豪无专业技能可言。而一个合格的家政人员、保姆,不仅要熟悉家务事,还要掌握营养搭配、对病人的日常基础护理、病人的康复护理、对家庭成员的疾病预防、对婴幼儿、老年人及孕产妇在不同时期的照护技巧、面对突发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置及中医保健等知识,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经验、优质的服务技能将是未来家政从业人员上岗的必备条件。

  如何规范家政服务

  解决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家政服务属于灵活就业,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家政服务仅是临时的过渡性的就业平台,服务人员缺乏职业归属感,服务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她建议理清家政服务员劳动关系,将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障纳入社保体系,探索政府“以奖代补”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在家政服务岗位持续工作一段时间的服务员,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

  培育家政行业“产学研”新模式

  支持大型家政企业开办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研究中心,培育实效性强的家政行业“产学研”新模式,为家政企业开辟办学、科研的绿色通道;将家政服务纳入基础教育,让家政课程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

  为家政行业提供法制基础 形成品牌和行业规范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建议,我国应加紧制定符合国情、适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需求的家政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家政服务业立法研究,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制基础。各地政府要通过提供技术、资金、税收、场地等优惠政策,引入社会力量,培育、扶持一批有潜力的家政服务企业,逐步形成品牌和行业规范。建立健全行业自治组织,引导和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自我管理、监督,通过行业自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为家政服务插上“互联网”翅膀

  伴随着70后,80后一代,已经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也渐渐进入常态化。家政服务的蛋糕也是越来越大。此时的家政服务更加需要高质量和稳定性。

   在家庭服务行业,基本工种包括居家保洁类、家庭烹饪类、家庭护理类等,目前,太原市家政服务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保洁、月嫂、钟点工、保姆等,多属于基础性的低端家政服务。而对于高端月子会所、营养搭配服务、管家服务、心里咨询、专业社工、家庭理财等服务项目,绝大多数家政公司难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