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社区养老,离汕头有多远?
2019-08-16
来源: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迁以及人口流动化,老年人对获得多样化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正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以汕头为例,该市60周岁以上老人超过74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3.6%。这就意味着,每8人中就有1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

    这一社会现实问题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在汕头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中,提案人建议建立以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政府为引导,以养老法规规章和制度为保障,以老年人居家生活和社区综合照料为内容,并以多元化主体参与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制。

    但实际上,社区养老在汕头仍存在不少场地、设施、人力、管理甚至观念的阻碍。社区养老,离汕头还有多远?

    文图:杨立轩 实习生 黄晓彤

    调查

    养老“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

    在深圳工作并定居的汕头人谢先生,是家中的独子。读高中时,父亲不幸去世,他与母亲开始相依为命的生活。但从读大学起,汕头的家就剩下母亲一人。“那时我的母亲还在工作,养老问题还没凸显出来。”几年后,随着母亲退休,谢先生慢慢意识到这是生活中一大难题。

    谢先生毕业后,获得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留在深圳工作。多年来,他努力拼搏,拿着高薪福利,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但在他的内心,独居母亲的养老问题却始终是他心中的结。

    “这些年我尝试了很多方法尽量照顾母亲,但始终存在很多困难。”谢先生说,在他工作稳定后,他曾让母亲到深圳长住,但没有亲戚朋友及生活不“便利”,母亲感到很不习惯;他也曾坚持每周回汕头陪母亲过周末,但经常因为工作忙碌要加班而无法成行。

    “现在很多家庭都不缺物质条件,但老人的精神生活就很匮乏。”看到母亲退休后孤独且枯燥的生活状态,谢先生既是担忧又是内疚。对他来说,放弃目前的工作回汕头并不实际,但另一方面随着母亲年岁增长,独居养老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凸显。

    事实上,谢先生的家庭情况并非个例。在汕头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中,政协委员就关注到汕头在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老有所养的问题。长期以来,受潮汕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不少儿女存在着如果将老人送入养老机构养老便是不孝的观念;多数老年人也对入住养老机构养老存在着抗拒心理。

    其次,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度也不健全。从这份提案内容所见,社区养老服务,缺乏有力的针对性制度保障,对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相关的行业规范、管理标准、专业服务人员资格认证等缺乏具体标准的规定和可操作性指导,难以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政协委员还指出,市区县和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协调联动不畅。社区养老服务涉及的职能部门、社区机构、老年人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职责不清,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保障、激励、协调、指导监督等机制缺失或不健全,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不够,缺乏有效的配合和协调沟通。

    此外,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设施设备不全,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缺乏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服务项目,对老年人精神生活和个性化需求关注较少,难以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养老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技能培训,专业化护理水平低,影响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

    建议

    推进社区养老应建立联动机制

    那么,如何让每一名老人都能够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对此,提案结合汕头市的实际,建议建立以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政府为引导,以养老法规和制度为保障,以老年人居家生活和社区综合照料为内容,并以多元化主体参与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制。

    同时,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社区养老服务作为提升民生幸福感的基础工程,推动汕头市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老年人。

    政协委员认为,应善用汕头的立法权,从顶层设计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社区养老服务规范运行。利用特区立法权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立法步伐,明确管理分工和推进举措,强化评估监督,对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行业规范、管理标准、专业服务人员资格认证等明确具体规定和可操作性指导,加强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其次,应加大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改造提升原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功能,优化布局和配套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整合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资源,创新养老服务信息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型养老服务平台。鼓励引导社会化力量参与,以品牌化、连锁化为发展模式,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

    同时,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公共治理。提案提出,加快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体制、设施运营和服务模式改革,建立统一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监管能力。加快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保障、激励、协调等机制,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公共治理水平。

    依托社区平台,构建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具体包括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精神文化中心,以及紧急救助中心等诸多服务部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为组织开展服务的主要平台,联结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实现社区养老的“一站式服务”。

    提案还建议,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招募、管理服务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指导开展上门服务,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并充分挖掘社区人力资源,组织社区义工队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法律、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服务,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工队伍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性助老服务体系。

    支招

    创新服务打造个性化养老

    除了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设施建设,建立联动机制,如何利用社会力量推动社区养老,也是当前汕头探索养老模式的关键环节。在这份提案中,政协委员就从融资渠道、创新服务、政府购买等方面,给出了不少颇具亮点的建议。

    在拓宽筹资渠道方面,政协委员要建立多元化养老投融资机制,不断加大政府的养老扶持力度,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以及政府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的政府购买机制及委托承包机制,通过优惠政策引入多元主体如社区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给社区养老服务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

    创新服务方式同样不可缺少。提案建议,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做好居家养老的资料建档、需求调查、信息发布、信息反馈等工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采取区别化服务策略,即综合分析社区老年人的年龄状况、健康状况及收入状况,准确把握其生活状况和个人需求,为其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与照顾。

    “社区老年人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家庭经济状况,自行选择养老服务项目。”政协委员表示,如对生活完全能自理的健康老人由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日托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居家配送餐、上门打扫卫生、陪同外出等服务;依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病愈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通过上门走访、开设心理咨询等方式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心理疏导、聊天谈心等服务。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供求相符,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全方位、多层次、便捷而又满意的服务。

    相关

    汕头已建成星光老年之家180个

    养老是当前社会的民生问题,也是汕头进入老龄化阶段必须面对的社会事实。那么,这些年汕头在社区养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出台鼓励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一是出台《汕头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资助办法》《汕头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资助办法》《汕头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从制度上为推进社区养老“保驾护航”。

    在此基础上,汕头兴建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金平区金厦街道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其中各级福彩公益金300多万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该中心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紧急救援等为一体,为周边老年群体提供了休闲、娱乐、锻炼、康复、保健等服务。

    兴建了金平区金厦街道水仙园社区“颐年园”、新福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华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一批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拓展“星光老年之家”和农村(涉农社区)老年人活动室(中心)等村(居)老年活动场所服务功能,在社区(村)开展日间托老服务,共增设托老床位4000张。市级共补助600万元,对增设的每张床位每年市级补助1500元,由市级财政和市级福彩公益金按1:1的比例分担。

    在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方面,龙湖区多措并举,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近期,该区计划出台《龙湖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区政府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补贴和奖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项目的建设运营。

    数据显示,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汕头市已建成星光老年之家180个,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颐养居1个、服务站6个;农村幸福院126个;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319个;家庭服务中心5个;其他各类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部、日间照料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