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市场年末真红火
家政公司服务电话忙得打不进去;要扫家,起码得三四天以后;家政服务人员的收费水涨船高……随着春节的临近,晋城市的家政市场也是一片红火景象。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办公桌上的电话此起彼伏响个不停,接线员一边忙着回答客户的咨询,一边快笔如飞地记录着,经常是这部电话还没放下,另外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王经理也亲自上阵接电话,整个办公室弥漫着紧张忙碌的气氛。直到10点多,王经理才有空接受记者采访。她告诉记者,从12月中旬以后,家政市场就开始越来越火。每天的预约电话特别多,最忙的是家政服务人员。该公司约有50名家政服务人员,已经全部派单。现在如果预约,至少要排到三四天以后。因为顾客太多,工人有时得赶场子,经常会忙到晚上10点左右。
在文昌街另一家家政公司,记者了解到,由于人手有限,现在预约家政服务怎么也到一星期以后了。即便这样,现在每天还有20多个电话打来要求预约家政服务。得知无法安排后,有的顾客表示可以加钱。负责人贾师傅很无奈,“加钱也不行啊,活儿都已经排满了。”
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记者了解到,由于临近春节,市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但同时许多家政服务人员要返乡过年,家政服务人手紧缺。另外,有的顾客宁愿加钱,也要求服务,导致家政服务价格越来越贵,平均价格比闲时要高100—200元。
“家政服务价格逢节就上涨,这算不算乱涨价?”多数市民对这一现象表示疑惑。对此,市物价部门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家政服务的各项标准由市场根据供需关系自行调节,物价部门没有制定统一标准,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选择消费或不消费。但消费者如遭遇家政公司“服务前后要价不一致”等价格欺诈行为,可向物价部门投诉。
另外,有些家政公司在提供具体服务时,也会根据雇主家里的干净、整洁程度收费,具体价格由雇用双方协定。
在没有统一价格标准的情况下,本报记者向家政服务机构咨询了时下各家政公司服务的价格区间,可以供消费者参考。
以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房屋为例:擦玻璃按照房间面积估算是150元;清扫房屋是200元,项目有地板、厨房卫生间墙面以及所有能移动的家具下面;老式油烟机100元,新式油烟机130元。
业内人士:选家政看“四要”
王经理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选择家政时重在看“四要”。
一是要查看该公司是否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是否有注册资本,是否有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这是作为家政公司最基本的证件,出现任何法律纠纷的话,可以维护消费者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想找好的家政公司,先找正规的家政公司是首要条件。
二是要选一个好的家政服务,应该先找到一个好的服务机构。这个机构应该是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服务项目较齐全的家政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有注册的服务员,对服务员有定期培训、跟踪调查,在安全、信誉、质量等方面有保证。在派遣服务员入户时,有中心填写并且盖有公章的派遣单,服务员带有服务证或是上岗证,没有这种证件的也有身份证。
三是要与雇佣的家政机构提前沟通,如具体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避免家政公司介绍不对应的家政人员。此外,在雇佣前可以面对面与服务人员多沟通,也能看出一个家政公司的好坏。
四是要与家政公司签订服务协议,由于客户对这个行业不甚了解,一般都是干完活给钱了事,一旦发生纠纷不好解决。业内人士提醒,当您的家里需要家政保洁时,一定要家政公司的保洁员当着您的面填写“家庭保洁合同单”,具体提供的服务项目、价格、质量等内容要写清楚。填写了这份合同后,不但使您家里的财产有了保障,对保洁人员在工作时的安全也有保障。
记者提醒:不雇用来源不明的人员
针对家政工人在劳动中的安全问题,市人社局有关人士表示,家政工人的劳动过程可分为直接去用户家揽生意和受家政公司派遣两种情况。
前者形成的是雇用关系,不在《劳动法》保护范畴,但可以适用于其他法律。只有经过家政公司这一用工主体之后才能形成劳动关系,因此后者更能维护包括雇主在内的双方利益。作为劳动者,家政工人也应该注意维护自身安全,尽量依托正规的用人主体,或参加必要的保险,在保障自身劳动安全的同时,为雇主提供优质服务。需要家政服务的市民,也尽量不要使用来源不明人员,以免出现难以说清的劳务纠纷。
另外,工人干活时损坏雇主东西如何赔偿?工人发生人身伤害谁来负责?面对家政服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种种问题,雇主如何才能避免纠纷和损失,记者也就此咨询了律师。律师说,虽然家政市场的混乱导致各类问题频繁出现,但在具体责任的划分上却难以形成统一的模式。如果是工人自行承揽业务造成利益损害的,责任应由工人负责。如果是通过家政公司请来的服务人员,在发生责任纠纷时,雇主、家政公司及工人三方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承担法律责任。鉴于目前不少家庭开始请家政打扫,律师提醒雇主,最好能在签订书面合约时,写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此外,在开工前还要把家中的结构等相关注意事项向工人说明,尽到自己的告知义务。这样,即使出现什么意外情况,雇主本身不会承担太大责任,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