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日,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 " 家政服务调查报告 " 结果,此次线上调查活动历时 5 天时间,共收集有效问卷 8772 份。大部分消费者每月在家政服务方面花费 1000-2000 元,近 3 成消费者关注家政服务价格。
受访消费者中,25-40 岁的消费者占 62%;25 岁以下占 23%;40-60 岁占 14%;60 岁以上占 1%。
结果显示,25-40 岁年龄段的家政 " 雇主 " 最多。从网友后台留言看到,有不少人在生完孩子后选择雇佣月嫂来照顾自己,今年 35 岁的陈女士预产期在明年三月份,通过了解家政公司资质和托人打听口碑之后,眼下她已经初步选定心仪的月嫂。
省消协通过调查发现,在众多家政服务类目中,18% 消费者接受过日常保洁服务;14% 接受过家电维修服务;13% 接受过月嫂、育儿嫂服务;13% 接受过保姆服务;13% 接受过家庭教师服务;12% 接受过家电清洗服务等等。
在每月家政服务消费金额上,大部分消费者每月花费在 1000-2000 元。每月花费 500 元以下的占 17%;500-1000 元的占 30%;1000-2000 元的消费者占 31%;2000-5000 元占 16%;花费 5000 元以上的消费者占 6%。
大家在选择家政服务机构时最看重哪一点?结果显示,29% 关注家政公司服务价格;26% 看重家政公司的服务项目;23% 关注家政公司的口碑和评价;20% 的消费者比较看重家政公司的知名度;2% 会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让一个陌生人进入家庭私人领地中进行服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据消费者反馈,曾遭遇过保姆在收拾卫生时故意延长工时的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 15% 的消费者表示遇过家政公司未提前告知消费明细,乱要价现象;14%、遇到过家政公司夸大广告宣传语现象;13% 消费者遇过家政公司签订不平等合同、霸王条款、免责协议等现象;10% 遇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9% 遇过家政公司擅自增加服务项目私自收费现象;8% 遇过工作人员工作懈怠,故意延长工时现象等等。
为此,省消协提示广大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要做到 " 四要 "。
一要查验服务人员的相关证明。
雇佣家政服务人员前,要查看身份证、健康证。建议消费者登录手机 APP" 家政信用查 "。查出该家政公司是否在国家商务部平台注册备案,家政人员是否在国家商务部信用平台认证,进一步核实家政人员身份信息、职业资格、服务技能以及个人是否有不良纪录等信息。
二要选择正规家政服务公司。
选择家政服务时,消费者要认真查看经营者是否具有合法经营资质,服务制度是否完善,要选择证明齐全、信誉好、规模较大、服务规范的家政服务公司。家政服务一般是入户服务,涉及家庭财产、人身安全,也不排除家政人员入户工作期间发生工伤等不可预知情况发生,选择正规的家政服务公司更有保障。
三要细心签订服务合同。
家政服务不同于购物消费,常因家政服务人员的行为习惯、技能水平等面临变更合同,甚至可能会出现需要解除合同等情况。所以,消费者在接受家政服务时,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务必与家政公司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尽可能细化条款,明确约定服务时间、地点、内容、价格(节假日服务价格)、违约责任,特别是当出现消费者财产、人身安全等情形时,经营者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尽量不要未签合同就轻易交纳定金、押金之类的费用或办理金额较大的预付卡,尽量不选择预支服务项目,以防家政公司倒闭或改头换面时难以维权。
四是有特殊作业的要拟定针对性的条款。
家政服务涉及高空作业时,风险较大。所以,这类服务要看家政公司安全防护措施,签约时注意查看家政服务公司是否为其服务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要在合同中明确这类服务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