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温州市:法规施行后市场有哪些变化? 市民应该如何选择家政服务?
2021-08-05
来源:温州网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家政服务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今年8月1日起,《温州市家政服务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将给温州的家政行业带来哪些变化?昨天,《代表在线》栏目邀请了温州市人大法工委规范化文件备案审查办公室副主任叶英波、温州市人大代表林玲云、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一平、温州近距离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富等,围绕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现场探讨、解读。


08a2d437d0b368522a0b8e7a18fceef1_1893340_zhuxx_1627989439316_b.jpg


需求导向、规范服务、促进发展、数字赋能 《温州市家政服务条例》共有4大特点

《温州市家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有31条,是对家政服务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针对性的规定,为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撑。这也是设区市在全国率先就家政服务领域制定的一部地方性法规。

叶英波介绍,近年来,温州持续探索家政服务业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地方立法打下了基础。2018年5月,温州建立全省首个由政府开办的家庭服务市场,对家政行业进行监管;2019年11月,温州被列为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之一,加快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家政服务相关的事项,也连续3年被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从立法的情况看,《条例》共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需求导向,根据市民的需求,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所需;第二个特点是从规范服务入手,提高家政服务的质量以及市民对家政行业的满意度,如《条例》规定了对家政从业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特别是从业人员应该主动公开自己的服务技能、健康状况等信息。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条例》同样做了规定,比如家政服务消费者应当尊重家政服务人员的人格尊严,按照约定支付相关费用,为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保障家政服务人员休息的权利等。同时,《条例》还对家政服务企业做了规范要求;第三个特点,则是从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第四个特点则是数字赋能,《条例》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家政服务管理平台。

“我们在立法过程中,还曾收到过一位90多岁的老同志的建议信件,希望能够加强家政服务培训。所以《条例》中,也对教育、人社等部门做了具体要求,要求教育等部门应当将家政服务纳入职业教育计划;人社等部门应当将家政服务纳入职业培训计划,并建立家政服务职业培训补贴机制。”叶英波说。

“家服云”上线1年多,共收集到3万多条从业人员信息,1%人员未通过审核

《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家政服务管理平台,归集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录入的信息以及服务评价等内容,并依法与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共享数据,依法为公众提供查询等公共服务。家政服务管理平台为按照规定录入信息的家政服务人员生成家政服务码,由家政服务人员领取。家政服务管理平台和家政服务码的管理规则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商务部门制定并公布。

陈一平介绍,2018年5月,由市人社局主办的温州市家庭服务市场正式启用,家庭服务市场也是现在家政服务管理平台雏形。而随着立法工作的推进,2019年12月,家政服务管理平台——温州“家服云”正式上线。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家服云平台共收集到70多家家政服务企业信息,家政从业人员的信息3万多条。而人社部门将这3万多人的信息发送到公安部门审核后,共有375人未审核通过。也就是说,在这3万多家政从业人员中,有1%的人员是不合格的,如果没有在前期进行审核,这部分人如果进入家庭服务,可能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市民在选择家政服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家政服务码来甄别家政服务。所谓家政服务码,指的是家政服务管理平台为按照规定录入信息的家政服务人员生成二维码,如果家政从业人员没有该二维码,则表示在家服云上未通过审核,比如体检未合格、没有参加培训等原因。”陈一平说。

代表建议

信息透明公开

加强监督

做好《条例》

“在以前,保姆入职没有门槛,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管理混乱,这让市民常常感觉,找保姆难,留保姆更难,给行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条例》施行后,对温州保姆行业入职设定了一定的门槛,对家政机构的入职管理起到了规范的作用。”潘富说。

林玲云则认为,家政行业服务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行业信用机制缺失,是《条例》施行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市民在市场上找家政服务的时候,经常遇到放心保姆难找、难留,服务机构重消费、轻服务等痛点。而实际上,家政服务信息的收集、应用以及信用的认证评价,却正是家政服务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林玲云建议,《条例》施行后,市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家政服务管理平台的功能,并制定、公布管理平台和家政服务码的管理规则。同时,要加强日常的执法检查,做好《条例》的后半篇文章,使法规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