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我看积分榜上您的积分又加了2分呀!”“哦,我今天巡逻时刚好碰见张老,他轮椅坏了我帮他修好了。”李通海答道,这一幕是经常出现在长沙中建·信和苑小区里的日常。
李老作为湖南省优秀老干部志愿服务者,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在长沙冯家冲社区,超英“金秋”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每天忙碌着——早晚在小区巡逻排查安全隐患,下午在活动室开展防诈骗讲座,傍晚挨家挨户派发健康手册,遇上腿脚不便的老人,还主动上门送餐、助行。
李老表示:“街坊邻居很多都是年纪大了独自生活在小区,日常好多事情不方便,需要他人的帮助,有时候儿女不在身边也会觉得有些孤单,我作为退休的老党员,趁着身体还不错,想为大家发一份光出一份力,那这不就正好嘛!”。
一旁房间内公示栏上展示着志愿服务积分榜,好几位志愿者都光荣上榜,攒的积分还能换成雷锋超市的米面油,这在社区形成了更为良性的有机互助机制。这支由活力老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用脚步丈量社区温情,成为椿满园居家养老服务站最生动的名片。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当下,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民生课题。中建城服旗下椿满园居家养老品牌,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半径,构建“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社区助餐+文化娱乐+适老化改造”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用智慧与温情为社区老人筑起“家门口的幸福港湾”。
智慧养老不仅仅是线上运营精密的算法。服务站站长打开后台数据,里面记录着小区300多位老人的健康数据:“张阿姨睡眠雷达报警3次,要重点回访”“李叔家燃气报警解除,已通知子女”……她说:“技术再先进,最后一步永远是人的温度。”
中午11点,助餐室内飘来饭菜香。90岁的刘奶奶捧着山药排骨汤说道:“年纪大了,子女不同住,我吃饭就成了难题,现在小区里就能顿顿有热乎的,还能送上门。”边吃着还笑言:“这一顿饭有菜有肉的,营养健康,那不比外卖强多了,再说了我们老人家的也不会点外卖。”窗外,送餐员正跨上电动车。保温箱里装着20份餐食,都是给行动不便老人的。“这家老人糖尿病要少油,那家老人牙口差得炖烂些……”他如数家珍。
针对高龄老人“吃饭难”“洗澡难”“就医难”等现实困境,中建城服椿满园以需求为导向,打造四大核心服务场景:上门助浴、助餐、家政服务解决生活难题;与医院共建的康养理疗室,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医疗;社区助餐食堂提供适老化营养餐食,让“一碗热饭”暖胃更暖心;适老化改造则通过家居防滑处理、智能监护设备等,将安全隐患逐一消弭。服务站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超两千人次,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在服务站400平方米的露天活动区上,作为超英“金秋”志愿服务队队长,李老正带领大家打八段锦;活动室内,插花课上满屋欢声,“瞧这向日葵,多像咱们的生活!”刘奶奶还满心欢喜地告知,自己还报名了服务站的老年旅行团,要在夏天去新疆看看大美河山。椿满园不仅关注老人的物质需求,更致力于构建“老有所为”的活力生态。超英“金秋”志愿服务队鼓励低龄活力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形成互助养老良性循环;文化娱乐活动室定期开展手工、观影等活动,让晚年生活有滋有味。这种“社区+物业+养老”的融合模式,让养老服务从“单向供给”转向“多元共治”,激活了社区自治新动能。
暮色渐沉,服务站智慧大屏依然闪烁。值班人员收到一条语音订单:“明早我想来做个理疗。”她轻声回复:“好的赵叔,8点半给您约好了。”屏幕光影映着她的侧脸,恰如这座城市温暖的注脚——在这里,科技与温情交织,从“养老”到“享老”,椿满园以智慧化、人性化的探索,诠释着央企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