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浙江金华开一个小饭店,申办各类营业执照、许可,不再需要一家家跑政府部门办手续,只需登录“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在电脑、手机上一次性填完表格,相应的数据信息便由登记平台系统自动“分发”给各部门完成办理。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政务办事流程的改造,今年7月,浙江金华诞生了全国第一张全程电子化登记营业执照。
这也成为政府网站建设的一个“新样板”。
12月13日—14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安徽合肥召开“加强政府网站管理业务”研讨会,指明未来政府网站、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方向。未来,政府网站将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为公众提供政务服务。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的话来说,就是“线上能办的就不要再让企业和群众跑腿”。
连续两年大考唤醒沉睡的政府网站
全国有多少个政府网站?政府网站的运行到底怎么样?
在2015年12月15日以前,谁也说不出一个确切详实的“底数”。而一些地方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不准确、互动情况不回应甚至几年不更新,被比喻为“僵尸网站”、“沉睡”的政府网站,备受社会各界诟病。
2015年,全国政府网站迎来首次“大考”。国务院办公厅第一次组织对全国政府网站进行普查摸底。最后公布的数据和结果让外界吃惊:截至2015年11月,各地区、各部门共开设政府网站84094个。其中,普查发现存在严重问题并关停上移的16049个,正在整改的1592个,一些网站的栏目存在“开天窗”甚至多年不更新的现象。还有14 .7%的网站互动功能缺失,与公众交流缺少有效途径;另外一些网站存在结构混乱、页面繁多、不便使用等问题。
怎样“唤醒”沉睡的政府网站?南都记者了解到,在首次普查后,针对政府网站的季度随机抽查、公开通报制度陆续建立。截至目前,政府网站季度抽查已进行7次,共点名通报441个不合格网站,地方部门都已及时进行了整改。
与此同时,抽查中对政府网站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制度也逐步建立。让很多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以来,共有295名政府网站有关责任人被约谈或诫勉谈话,60人作出书面检查,39人被通报批评,16人受到警告或记过处分,25人被调离岗位或免职,3人被辞退。
南都记者了解到,经过连续两年多的大考,全国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由2016年第1季度的82%升至2017年第3季度的97%,目前,“僵尸”“睡眠”现象基本消除。
4 .6万家能力不合格网站被整合
在唤醒沉睡政府网站的同时,政府网站管理不规范、不安全的现象也凸显出来。
近期,多地政府网站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情况被媒体曝光,包括完整的身份证号码、个人手机号等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均可从上述网站公开获取,相关部门迅速进行了整改。
而在管理服务方面,一些政府网站的发布存在信息自相矛盾的现象,比如某网站上临时导游证核发的办理时限写的是15个工作日,但办理流程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20个工作日,同一件事情却查询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还有的政府网站还要求办事群众填写“守法承诺书”等不必要的材料。
这直接拷问着政府网站的维护管理能力。
南都记者关注到,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被俗称为政府网站建设的“操作手册”。
指引对政府网站的运行、维护方式予以明确,要求政府网站技术运维有“专人”负责,做好网站平台建设和技术保障,软硬件系统维护、功能升级、应用开发等工作。还应按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要求,开展检测评估和安全建设,并定期对网站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向政府网站提供内容素材的业务部门还应建立保密审查机制,严禁涉密信息上网,不得泄露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指引还要求,政府网站内容编辑要有专人负责,发布更新网站内容、数据资源统一管理、信息服务的整合加工、互动诉求的响应处理、展现形式的优化创新等。要做好信息内容的策划、采集、编制和发布,加强值班审看,及时发现和纠正错漏信息,确保网站内容准确、服务实用好用。
而另一方面,对于能力不合格的政府网站,在普查抽查中,则一律整合。
国办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9月,经过两年多的整合,有5万多家政府网站被整合上移,其中存在问题最多的县级以下政府网站被整合上移了4 .6万多家。而截至目前,全国正在运行的政府网站总数只剩下2.9万多家,这一数据是第一次普查的政府网站总数的34.5%.
政府网站提供政务服务将24小时“不打烊”
目前的中国政府网站,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关口。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政府网站所提供的政务服务提出了细致的要求。
这份文件将2017年圈定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要求在2017年底前,省一级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接下来第二步,则是到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政府网站还需要继续升级:不仅仅能够公开公示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实现政府与老百姓的互动。未来,政府网站还要像淘宝网的店小二一样24小时“不打烊”,及时回应老百姓诉求,实现各类事项都能在线办理。
就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做出批示和要求,强调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线上线下,要求“线上能办的就不要再让企业和群众跑腿”。
据南都记者从上周召开的“加强政府网站管理业务”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已有30个省级政府初步建成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其中,有23个省份实现“省市县”三级以上行政层级全覆盖,25个省级平台建立了政务服务事项目录,31个省建立了统一办事指南要素标准,28个省级单位正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省级统筹”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距离总理提出的‘线上能办的就不要再让企业和群众跑腿’的要求还很远。”国办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的政府网站还面临平台功能不完善、服务信息不准确、线上线下不统一、信息共享不通畅的问题。
南都记者了解到,有关注该议题的一个第三方团队曾做过一组测试:搜集了“身份证丢了怎么办?”、“结婚登记需不需要缴费?”、“独生子女还能否领取独生子女费?”等7个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简单问题,提问政府网站的“在线咨询”渠道,测试回复情况。
2015年,测试发现有28个省级政府网站的“在线咨询”服务无法正常使用,其中有9个甚至收不到验证码,三成以上无法提交留言。到今年7月再次抽取了全国201个政府网站进行咨询测试,依旧发现多个平台提交不了问题、提交问题后网站无回复。
数据
政府网站季度抽查已进行7次,共点名通报441个不合格网站,地方部门都已及时进行了整改。
今年以来,共有295名政府网站有关责任人被约谈或诫勉谈话,60人作出书面检查,39人被通报批评,16人受到警告或记过处分,25人被调离岗位或免职,3人被辞退。
分析
打造网上政府怎样破题?
国务院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按照十九大的要求,政府网站要从办事服务和互动交流薄弱环节加强。
上述负责人就此提出,未来政府网站需要有统一的身份认证,“不能让群众进一个部门的窗户重新登录一次,否则综合性平台的存在价值就打了折扣”。
另外,在互动交流沟通方面,政府网站要做好服务还必须提供实时的交流,确保更新、咨询、互动等工作专人办理,动态更新、及时响应。
与此同时,政府网站线上线下还要融合发展,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模式。
上述相关负责人称,融合线上线下要逐步实现同一个业务系统、同一个数据库,不同的前台入口的目标,实现线上线下一体。
南都记者关注到,这一议题也被纳入1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的议题。会议明确,从中央政府的中国政府网到各地政府和各部门网站都要实现联通,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全国漫游”。
为推动政府网站、在线政务服务的升级,南都记者了解到,明年全国政府网站面临大考的考题内容也将调整:国办将出台新的考核标准,在每季度的抽查考核中新增对政府网站政务服务能力考核。